疫情對口腔診所的影響
以前在隔離病區工作的那陣子,偶爾收到牙痛牙病患者的電話或微信,我會回答說現在所有牙科都沒法看牙,只有靠忍或者藥物姑息治療,但效果真不好。疫情期間的口腔診所
現在武漢解封了,孝感早解封了,每天越來越多的牙痛牙病諮詢,我不得不如此回答:雖然醫院所有科室都開診了,但口腔科是個例外,目前只能接急症!普通的鑽牙補牙根管治療等核心治療仍不能做,因為有所謂的「氣溶膠」,口腔科是高危科室!
然而,越來越多的循證證據表明,「口腔氣溶膠」這一概念被過度放大,疫情早期全體牙醫的集體恐懼與刷屏造成了口腔科高危信號的強烈釋放,這可能是政府推遲牙科開診的主要原因。現在回歸理性后,我們應該循證思考。
口腔科高危?
這個可以認為是,也可以認為不是。
武漢大學口腔醫院邊專院長在3月15日作了一個專題報告,標題就是《口腔醫療中醫/護更容易感染新冠肺炎嗎?》
1月20日預警之前,武漢的各級醫療機構均沒有對患者進行篩查,難免都接診了新冠病毒感染者,而口腔診療行為非常貼近患者,屬於密切接觸者。理論上講,沒有預警和實施特殊防護的情況下,牙醫應該相比其他科室醫生有更多的感染機會,然而最終感染者數據卻完全相反!
武大口腔醫院在武漢市內共有1家口腔醫院本部 14家口腔門診部,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花橋門診部和唐家墩門診部非常靠近華南海鮮市場,但是沒有一名口腔醫務人員發生醫源性感染。民營口腔診所牙醫的感染率也遠低於其他醫務工作者。
科學分析下,只有兩種可能:
1,口腔科氣溶膠風險並不大。
2,口腔科防護比其他科室強。
可能具備其一,可能二者兼有,但理論上應該至少有一種。
是因為防護好嗎?我詳細詢問過武大口院的同學同事們,他們在預警之前的防護也僅限於口罩(非N95),部分人加護目鏡,僅此而已。只能說,口腔科日常的標準預防在疫情中體現出優勢,或者說,其他大多數科室日常基本沒有任何院感預防措施而吃了大虧。
但是,當時的防護能阻擋「氣溶膠」嗎?我們知道,如果氣管插管或呼吸道鏡檢導致的氣溶膠,需要實施三級防護,顯然那時候口腔科標準預防是達不到的,為什麼沒有爆發感染,我們可以重新審視一下「口腔氣溶膠”」理念。
與氣管插管或呼吸道痰液管理時導致的氣溶膠不同,牙科氣溶膠中的絕大部分水分並非來源於患者體液,而是來源於牙科機器噴水,即使攜帶出病原微生物,濃度也大大低於體液所產生的氣溶膠,所對應的交叉感染風險也比大多數人想象的要低。
以上觀點,已經得到很多高等級的循證醫學支撐,其中不乏國外醫學文獻。雖然全球疫情的防控結果告訴我們不能盲目相信國外的醫學意見,但是,綜合中國的口腔科實踐,上面的觀點基本成為主流與共識。
那麼,牙科現在可以全面開展業務了嗎?
我們冷靜下來進行多因素分析:
1,疫情環境因素。疫情至今,每日新增病例數遠遠低於1月20號前後那 陣子,而且,全社會的自我防護意識明顯增強,都知道戴口罩的重要性。
2,牙醫因素。大家都崩緊了防護意識,很多地方都直接上升到三級防護。
3,患者因素。患者就診前都有流行病學初篩和體溫監測等措施,並建立了有效跟蹤隨訪檔案。
4,監督因素。開診的口腔醫療機構可以在嚴格有效的院感監督下開展業務,既要避免防護不足導致院內感染的發生或爆發,同時也要避免防護過度而無謂增加社會成本。
綜合以上四個因素,可以評估認為,現在牙科全面開診應比春節前夕更加安全。那麼,為什麼不開放?
以防萬一,以防萬一,以防萬一,是的,政府要慎重。中國抗疫走在世界前列,什麼時候開放牙科,沒有他國的經驗可借鑒,只能靠我們自己權衡。甚至,我們的牙科開診對疫情的影響,無論好壞,都將成為世界各國的參考。
現實告訴我們,疫情已至現在,每一項政策的制定都沒有絕對的安全。如果要等到100%安全的那一天(不知道有沒有這一天),犧牲的並不是牙科,而是無數牙病患者的健康,已經有不少牙源性間隙感染的急症病例出現,而他們很多人本來只需要鑽牙、根管治療即可。
能否全面開放口腔醫療業務,就如同各行業復產復工一樣在患得患失考量中。然而,他們都相繼復工了,口腔科卻要滯后,究其原因,無非是本文開頭說的“高危”因素,再加上現在的“無癥狀感染者”造成的二次恐慌。
但這些並站不住腳!前面說的「口腔科高危」我已經闡述清楚了,多因素分析中的四因素均傾向於現在開診較前更安全;而「無癥狀感染者」並不僅限於牙科,它在各科室甚至復工復產的各行業中風險大致相同。從孝感疫情來說,孝感解封快一個月了,目前來看並沒有出現無癥狀感染者造成的二次疫情。
全面開放口腔醫療,最需要的是決策者的魄力。由於武漢早期失誤而對政府指責造成的高壓,使得今天的決策者很難做出一種冒險的選擇,畢竟,萬一出了問題,誰都擔不起這個責任。
我仍然盼望主管部門能夠早日開放牙科全面診療業務。作為旱澇保收的體制內口腔大夫,我並沒有多少利益因素趨動,只是目睹牙病患者的健康損害日益超越了並不大的感染風險,大家都需要一種艱難而堅定的選擇。
我相信,我們的主管部門和我們的牙醫們,都是同樣本着守護人民健康的原則,在這一點上我們的一致性是不容置疑的。如果評估論證后覺得牙科仍然高危,我們還可以等待,哪怕一個月、兩個月……
如果開放了牙科,萬一的萬一,出現了區域性的疫情,我們希望全社會給予政府決策者足夠的寬容,我們沒有可借鑒的經驗,我們一直在相對安全中摸着石頭過河,最重要的是,我們的決策者是以維護人民的健康為初衷,這種毫不隱瞞的坦誠,是跟曾經失誤時的決策最大的區別。
只有全社會充分的信心和信任,牙病患者們才能早日迎來屬於他們的健康。